做品牌及形象设计的VTC校友卢永强(David Lo),他的工作履历详列曾合作的商号,非常有看头,包括领导香港市场的地产商、公共事业、主题乐园,以至国际消费日用品品牌、澳门酒店业等都是重点客户。他获奖无数,如美国ONE Show金铅笔奖、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 (DFAA) 及香港的设计师会双年奖 (HKDA Awards) 等。辉煌成绩背后,David笑言全因自己怕闷,时刻想打破既定框架,造就一趟实践梦想之旅。
在设计界已属大师级的卢永强,来自黄大仙屋邨,自小无心向学,「我觉得学校很闷,全部有既定模式。」转校是家常便饭,但David有一个梦想:
「少时兴趣是看漫画和画画,对画画比读书认真,会做笔记,更会临摹别人的画作,可以画一整天。年纪很小就投稿,也成功获刊登,也参加比赛,初中时开始想当漫画家。」当年的他,画画是他唯一的「成就」。
卢永强读到中四,已经转了三间学校,属于典型的边缘青年,「当时我哥找我倾谈,反正什么也可尝试,叫我不如试试考拔萃。」David称,当下自己吓了一跳,坦言自己成绩一团糟。但毕业自拔萃男书院的哥哥,认为学校不一样,可能适合不一样的弟弟,卢永强于是鼓起勇气去报名。
拔萃中学的副校长打开卢永强的成绩表,面色一沉,问他为什么「够胆」来报读,「我答他外面的学校很闷,没有空间,不知为何要上学。他问我懂什么,我说画画,还画得不错。」校长沉默了一会,再问了他很多问题,他坦诚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。
意外地,他获取录入读中四。在新学校苦追成绩是意料中事,但卢永强的确有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例如他曾在学校球场创作一幅巨画。事后多年,卢永强问当年副校长为何取录他,对方指拔萃读书、运动优胜的学生多不胜数,唯缺画画的,学校给予空间,算是实验性,看看这个学生如何发挥。
中五暑假,他有机会到国泰航空实习,始知设计师属专业工作,跟美术相关,也讲创意,「觉得很有型。」这为日后要走的路扎出方向。会考成绩普通,美术却拿了「A」的卢永强,成功入读沙田工业学院 (香港专业教育学院 (沙田) 前身) 读平面设计,他才发现天外有天,班中有三分一同学美术拿A,画工了得更大有人在,著名插画家李秋明也是同学之一;老师也是星光熠熠,包括故宫权威赵广超等。
两年制的文凭课程,学习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,开启了卢永强成为设计师的大门。他记得有位杨老师,经常跟学生分享外国设计师的作品,教他设计Paul McCartney音乐会海报,利用现成图像做「拼贴」(Collage):
「我当时质疑,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东拼西凑,用自己的方法去做不成吗?但那次跟老师的做法,发现出来的效果真棒。」对设计,他开始开窍了。
在沙田工业学院的青春记忆,还有一班同学只买一个两餸套饭吃,「大家因为买画具没钱吃饭,买一个两餸饭,有两碟餸,利用学校饭堂『白饭任装』,于是大家就有饭有餸吃饱。」每当通宵达旦赶功课后,翌日早上不修边幅、「踢拖鞋」返学的一幕;那些年的点滴,今天成为同学定期聚会的话题。
毕业后一年,卢永强到美国读艺术,在此之前先到一间设计公司工作,「做了约一年,开始觉得自己视野很窄,当时去了美国的哥哥,叫我过去读书,我就过去了,想开眼界。」
1995年,卢永强于美国德州侯斯顿大学 (University of Houston) 取得艺术学士学位后返港,入职行内享负盛名的陈幼坚设计公司 (Alan Chan Design) 任职美术总监。
在大学时学懂设计要讲深度,即设计背后的理念;跟随名师工作,让他学懂设计要有高度,有视野。
年轻时一直怕闷的卢永强,当熟习工作上的一切,消失新鲜感就转工。1999年他转职到广告公司Grey,并成立品牌设计部Wba,由于公司愿意「放手」,让卢永强自由发挥,一直怕被管束的他,如鱼得水,在公司七年,做尽不少大品牌,疯狂投入工作的他「有返工无放工」,而最疯狂是一年夺了超过四十个奖项,令公司在行内排位急升至亚洲第五。
直至2006年,因为公司易手而离职,卢永强创立设计顾问公司LOMATTERS,并于多间院校任教,以及加入香港设计中心 (Hong Kong Design Centre),推广设计创意和推动城巿发展。
对于不少年轻人想入行做设计,他有几点提醒。第一,现在全港有18间设计院校,每年毕业人数高达几千人,还未计留学回来的,在数据上,设计师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是求过于供。加上近年的经济和疫情的影响,找一份好的工作,绝对是一项挑战。「老生常谈,机会永远都是留给准备好的人,在学校里比别人花多一点心思、再加把劲,把 Project 做好,你不愁没有好的工作。紧记一点,你设计的不是满足老师的功课,而是你的创意作品。」
另一方面,因为设计软件的普及,基本上什么人都可以用软件或手机App做一些简单的设计,所以设计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尤其重要;现代设计,已经不是以往的简单的项目服务(Project-based service),反而是更深入、更广泛,并更具策略性的设计思维,「设计的世界很大,设计以外的世界更大,多吸收设计以外的知识和经常保持进步的心态,对创作肯定有更大的帮助。」
卢永强直言,他在行内超过20年,在八年前开始转型做顾问,以他的人脉和经验,提供设计相关的服务和搭档不同的设计人材,而且,「我不单是做设计,还做巿场策略(Strategic Marketing)。」
他又指如果设计师只有一项技能,例如过去有些设计师只做公司年报,现在实在难以满足客户需求,「现在一间广告公司,如果仍然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模式,只拍广告片,那么很难生存,因为现在有不同广告片形式,除了电视,还有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。」
因此,想入行的年轻人,要为多元发展做准备,「不要因为读了设计,而限制自己只做设计,你也可做营销(Marketing)的工作,但正因为你学过设计,会推动你在营销的工作创新,采取更多元化的策略推广产品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