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6_589D8OF0QGOR20AUD4GH5V10E4
{}
Z7_589D8OF0Q06LF0AUD4O9IB0G01
Web 內容檢視器
校友創不同 - 劉頌銘、馬祖輝: 水泥孖寶
發佈日期 : 2019-04-30
劉頌銘(Mig)和馬祖輝(Joe)的正職是建築師助理,但他們卻喜歡自稱「水泥佬」,工餘時躲在他們的「倒模」工作室,把水泥、沙石和水溝來溝去,將這種通常埋藏在油漆和瓷磚下的建築材料,「升格」成為能夠登大雅之堂的藝術品,又將水泥縮小化成生活的一部分。
一般人對水泥的感覺是厚、重、硬,而且色彩單調。但在Mig和Joe的工作室內,你會見到厚度只得1mm的「水泥貼紙」、能夠屈曲的「水泥滑鼠墊」、用刀就可以隨意砌割的「軟水泥」、還有一幅大型山水畫,用上超過二十種不同灰度的水泥創作而成……作品千奇百趣,處處突破大眾對水泥這物料的固有觀念。
一切由「玩」開始
這兩位「水泥佬」,其實是唸建築出身,都是IVE建築設計與科技高級文憑的畢業生 。Joe回憶道:「IVE時期雖然還未清楚自己喜歡的建築風格,一切還是很青澀,但那卻是確定自己鍾情建築設計的重要階段。當年IVE建築系還有一個特色,強調學生自己實踐,有一課還特別教授砌磚、溝水泥、拉電線等實用建築技巧,我們現在享受水泥創作,也是受IVE的影響。」
兩位在IVE的另一個重要得著,就是認識到之後合作無間的好拍檔。在IVE趕project的日子,他們漸漸發展出默契 -- Mig的設計美感較強,Joe就會在技術層面多提供意見 。之後他們又同時獲珠海書院的建築系取錄,看多了不同建築師作品,開始愛上水泥這種建築材料:「因為越簡單的物料,就令人能夠更集中欣賞建築物的質感、空間、光影和層次。」Joe表示。
人們說「玩物喪志」,但開啟他們水泥創作之旅的,的確是由「玩」開始。一次他們在校園撿到一袋裝修用剩的水泥,抱著好奇的心態試玩,才發現當中大有學問。Mig表示:「做水泥作品, 水泥、骨料和水的份量都要小心拿揑,太乾會裂開;太濕又難以凝固。此外,造模、脫模過程都要經過深思熟慮,才可做出成功作品。」為了學習溝水泥和倒模的基本功,他們還特意請教校園內的裝修師傅,掌握到基本技巧後,他們開始以學校的工場為家, 進行各種水泥實驗 。
享受創作挑戰 拒大型生產
Mig和Joe兩位像是設計師、又像是藝術家和發明家,任何能夠挑戰水泥固有形態的瘋狂念頭,他們都願意一試。Mig說:「有人問我們,可否試做超輕的水泥呢?我們就在水泥中加入發泡劑;我們又試過加入金屬氧化調色,做了一批五顏六色的水泥…… 」 Joe表示,粗略統計,他們過去已實驗過超過一百種不同結構和顏色的水泥 :「只要覺得一個想法幾得意,我們都願意去試,汲取經驗和知識為未來的創作做準備。」
為尋找最合創作之用的水泥,他倆更遠赴台灣,跟當地研發環保物料水泥「樂土」的大學教授一拍即合。最初他們一喼一喼把水泥運回港用,後來更與台灣合作,寄賣在香港的倒模工作室,方便自己之餘亦推廣這種容易上手的材料,讓大眾都可在家DIY做水泥牆。
海外都有藝術家結合水泥與其他物料作畫,或製造傢俬,但就鮮有跟「倒模」一樣,單純以水泥作為創作媒介。當他們開始挑戰更高難度的作品,例如按客人要求度身訂造水泥首飾盒、襟章、或進行室內設計時,裝修師傅們的經驗再也幫不上忙,他們唯有一邊試驗、一邊修訂作品,因此在工場留下了不少試驗性質的「次貨」,背後都有其失敗的故事。Mig說,最深刻一次是按照建築系教授的設計,用水泥打造一個獎座:「這個獎座造型獨特,脫模的難度很高,我們前後設計了兩個不同的模,倒模倒了十次,才有一個成功,可以交貨。」
反反覆覆的試驗,他們卻樂此不疲:「 每一個新項目經歷的失敗和困難,其實就是實驗和創作的趣味。 」Joe說。因此,Mig和Joe 成立的水泥藝術設計工作室,雖然叫做「倒模」,但他們卻謝絕千篇一律的大量生產,全部作品都是百分百原創:「我們希望把『倒模』定位做一個創意空間,透過不同創作,示範水泥的無限可能性;如果想大規模生產,返大陸找一間工廠就可以,但那已經不是『倒模』的原意了。」Joe解釋。
立志做「水泥孖寶」
正職為建築師助理的二人平日工作繁重,經常留夜加班,之後還要兼顧考取建築師牌的工作,忙上加忙。對於未來,Joe笑言,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水泥界的KOL:「就是繼續累積創作經驗,日後任何人想認識水泥這種物料,我們都可以幫得上忙。」。在「水泥KOL」面世之前,可以肯定的是,兩位都是水泥知音人,惺惺相惜, 努力將水泥美學發揚光大。
|
|
|
Z7_589D8OF0Q06LF0AUD4O9IB0G00
Web 內容檢視器
|
|
Z7_589D8OF0Q06LF0AUD4O9IB00V3
Web 內容檢視器
|
|
Z7_589D8OF0Q06LF0AUD4O9IB0G02
Web 內容檢視器
|
|
Z7_589D8OF0QGRG70A9NH80OF30O1
PageView (Alumni Stories)
|
|
|